一级毛片高清无码麻豆视频,h无码动漫在线观看不卡,黄片下载wwww,91精品视频观看,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岛国美女少妇一级片

分網
當前位置:關注森林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 正文 站內導航
[]

中國滅絕與再發(fā)現植物之——蒙自石豆蘭(158)

媒體:原創(chuàng)  作者:寶哥兒
專業(yè)號:寶哥兒 2025/5/18 14:42:36

蒙自石豆蘭 Bulbophyllum yunnanense Rolfe

( 地 區(qū)絕 滅 RE)

為蘭科、石豆蘭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產于中國云南東南部,不丹和尼泊爾也有分布,生長于海拔1900~2900米的山谷巖石上。該種于1903年發(fā)表,模式標本于1895年采自云南蒙自,此后直到1981年才再次在云南石屏縣采集到標本,此外再無其他信息,因此2013年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評估為地區(qū)絕滅等級(RE)。

圖片

蒙自石豆蘭 Bulbophyllum yunnanense Rolfe(孫英寶繪圖)

1.植株,2. 花,3. 中萼片花瓣,側萼片和唇瓣,4. 唇瓣正、背面,5. 帶有花梗連同子房、蕊柱和唇瓣,6. 藥帽正、背面,7.花藥與粘盤,8. 花粉塊側面。

【仿自 Flora of China Vol. 25: 406-408. Figure 532】

形態(tài)特征

根狀莖匍匐生根。假鱗莖在根狀莖上斜立,彼此靠近,狹卵形,頂生1枚葉。葉質地厚,橢圓狀長圓形,先端近鈍尖,基部收窄為短柄。花葶從假鱗莖基部抽出,細圓柱形;花序柄極短,頂生1~2 朵花;花苞片膜質,卵狀長圓形,先端銳尖;花稍下垂;中萼片卵形,先端鈍;側萼片卵狀三角形,與中萼片等長,較寬,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而形成寬鈍的萼囊,先端近鈍尖,具6~7 條脈;花瓣橢圓形,先端圓形,邊緣疏生細齒,具6~7條脈;唇瓣直立,卵狀長圓形,基部與蕊柱足末端連接而形成活動關節(jié),兩側邊緣從基部至先端具疣狀突起,先端鈍并且稍向外彎,唇盤無褶片;蕊柱翅在蕊柱基部稍向前伸展呈半月形;蕊柱齒短、近截形;藥帽長圓形,前端收窄為狹長的尖頭。

發(fā)現之旅:從海外采集到杳無蹤跡

1895年,英國植物愛好者威廉·漢考克(William Hancock,1847~1914)來到中國海關任職,常常利用有限的業(yè)余時間到云南省東南部的蒙自山區(qū)尋找植物,但因時間有限,通常收獲不大。有一次,他登上一座名為“大黑巖”的山峰,在一條石縫中發(fā)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蘭花,株型非常小巧,每個假鱗莖上只有1片葉子,但假鱗莖飽滿而健壯,花朵小巧而精致,如油畫般色彩鮮明。漢考克如獲至寶,立刻采集標本并寄回英國。

圖片

長足石豆蘭 Bulbophyllum pectinatum Finet (引自網絡)

此后不久,聲譽卓著的植物學家奧古斯丁·亨利也來到蒙自,同樣采到了這種美麗的蘭花并寄回英國。根據他們采集到的標本,邱園蘭花專家羅伯特·羅夫(Robert Allen Rolfe,1855~1921)于1903年正式將其發(fā)表并命名為Bulbophyllum yunnanense,即蒙自石豆蘭。它與同屬植物長足石豆蘭(Bulbophyllum pectinatum Finet)外形頗為相近,主要區(qū)別在于蒙自石豆蘭的花瓣先端圓形,邊緣具細齒;唇瓣基部無胼胝體,先端不下彎,兩側邊緣具疣狀突起,蕊柱足較短。

蒙自石豆蘭的種群數量極少,正式發(fā)現記錄只有3次。除了以上兩次,1981年,中國蘭科植物專家吉占和在云南石屏縣冒合公社銀柱塘大隊也發(fā)現了蒙自石豆蘭,此后再無任何信息。2013年,蒙自石豆蘭被評估為地區(qū)絕滅等級(RE)。石豆蘭屬植物自古便用作藥用植物,這可能是蒙自石豆蘭消亡的重要原因。

研究名人:中國植物通奧古斯丁·亨利

蒙自石豆蘭的采集者之一奧古斯丁·亨利(Augustine Henry,1857-7-2~1930-3-23)是英國著名植物學家與漢學家,因研究中國植物獲得極高贊譽。植物學家約翰·貝桑曾評價他 :“今天,世界上所有溫帶地區(qū)的花園里都種滿了美麗的樹木和開花的灌木,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已故的亨利教授以及他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焙嗬錾谔K格蘭,最初學習醫(yī)學,于1881年進入上海海關總署擔任醫(yī)療助理。第二年,亨利被派往湖北省宜昌市海關,同時開始研究中草藥植物。這正如其所愿,他收集了大量植物、種子和標本寄回英國,受到植物界的矚目。此后,他又被派往四川、云南思茅、云南蒙自、臺灣等地工作,開啟了植物采集之旅。亨利總共為邱園采集了約150000份標本和種子,500份植物樣本,英國植物學家從中發(fā)現了25個新屬和500個新種,亨利由此名聲大噪。

圖片

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樹木志

(The Tree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1906~1913)

(引自網絡)

1900年,43歲的亨利前往法國國家森林學院學習,逐漸成為優(yōu)秀的樹木學家。他與亨利·約翰·艾爾維斯(Henry John Elwes)共同撰寫了《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的樹木志》(The Tree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1906~1913)(共七卷),并設計了一個基于樹葉、嫩枝和嫩芽位置的識別系統(tǒng),幫助人們在無花時辨認樹木。1907~1913年,亨利擔任劍橋大學林學系主任。

所屬類群:古老的中藥良材——石豆蘭屬植物

圖片

小眼睛蛇石豆蘭 Bulbophyllum falcatum (引自網絡)

蒙自石豆蘭為石豆蘭屬(Bulbophyllum)植物,本屬植物體內含有豐富的菲類和聯(lián)芐類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中國常作民間藥用的約 14 種,以全草或假鱗莖曬干入藥,有時也服用鮮草。石豆蘭屬植物的藥用價值很早已見記載,但易與其他植物混淆。其與石斛相混, 大約可追溯到《唐本草》中。據蘇恭記載:“作干石斛,??今荊襄及漢中、江左又有二種,一者(種)似大麥,累累相連,頭生一葉,而性冷,名麥斛;一種(莖或假鱗莖)大如雀髀,名雀髀斛,??如麥斛,葉在莖端??。”據李恒等在《新華本草綱要》中考證,認為《唐本草》中所指麥斛即清代吳其《植物名實圖考》中記載的石豆蘭,并判斷,據《唐本草》的描述,麥斛與雀髀斛可能均是石豆蘭亞族中的石豆蘭屬、短瓣豆屬(Monomeria)及大苞蘭屬(Sunipia)植物。

圖片

短瓣豆屬 短瓣蘭 Monomeria barbata (引自網絡)

大多數中草藥需要進行嚴謹的醫(yī)學研究和實驗才能提取具有藥用價值的有效成分,但過度的采挖會導致物種的瀕?;驕缃^,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合理利用資源應是人類時刻謹記之事。

圖片

蒙自石豆蘭 Bulbophyllum yunnanense Rolfe

閱讀 10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