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變綠洲的中國方案
原創(chuàng) 林草科普編輯部 林業(yè)和草原科普 2022年06月17日 12:45 北京
https://mp.weixin.qq.com/s/N0of9824t-_Yco0ENylMyw
但凡去過沙漠的人,都會有一種強烈的感覺,那就是在漫漫的旅途中,驕陽灼烤,一望無際的沙丘,讓人無可奈何,心生厭倦。突然,一片綠色映入眼簾,頓時就會振奮起來,忘乎所以,因為強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悅動。
把沙漠變綠洲已經不是夢想。隨著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長遠性、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的開展,林草領域發(fā)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進一步夯實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態(tài)基礎。
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xù)“雙縮減”。十八大以來,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工程項目,累計完成防沙治沙任務2.82億畝,沙化土地封禁保護面積達到2658萬畝,創(chuàng)建了41個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qū)、125個國家沙漠(石漠)公園。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分別較2009年減少7500萬畝和6495萬畝,荒漠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yōu)槟壳澳昃s減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積由上世紀末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yōu)槟壳澳昃s減1980平方公里。沙區(qū)植被平均蓋度較2009年增加2.59個百分點,“十三五”期間沙塵天氣較“十一五”期間減少29%。
防沙治沙的中國方案。中國率先實現了荒漠化面積減少和荒漠化程度減輕的預定目標,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xù)的治沙模式,為世界醫(yī)治“地球癌癥”,開出了“中國藥方”。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