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花園?古樹名木尋訪】嘉慶年間兩旱柳大安寺前示禎祥 鞍山古樹名木傳奇五十
媒體:鞍山日報 作者:王尤專業(yè)號:遼寧種苗
2021/1/11 12:54:03
千山有寺、觀、宮、廟、庵等20余處,而位于南部景區(qū)的大安寺是比較奇特的存在。它位于海拔600米的兩座山峰的谷坳之中,主殿海拔高度超過500米,因此被稱為高山古剎,在千山五大禪林之中素以“雄曠”而著稱。而通明峰懸崖上迄今仍保留著唐代以前的古庵遺址及麻繩紋的瓦片,記錄著大安寺的滄桑歲月。大安寺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至今仍保留著原始森林植被的生態(tài)面貌,王爾烈游歷千山期間曾為大安寺留詩兩首。 正是在這高山古剎間,有幾株罕見活到“古樹”級別的柳樹。據林業(yè)專家介紹,柳樹作為北方常見的行道樹種,雖然有較長的栽種歷史,但因為這個樹種易生病蟲害,壽命短,所以在古樹名錄里非常少見。 一進大安寺山門,就能看見幾株古柳。最粗的一株柳樹高近20米,胸徑已經超過60厘米,樹齡超過二百年。輕敲樹干,能聽到“咚咚”的聲音。樹皮也很脆弱,用手輕輕一摳,就有碎木屑掉落下來。樹干距離地面兩三米的地方,有個直徑近五十厘米的空洞,底部樹干中間已經空了,遠看好像枯朽。但在夏季,它長勢仍然很好,樹冠開闊,枝葉密集,生機盎然。每年新萌發(fā)的枝條生長旺盛,有的飄柔下垂,有的稍曲上翹。柳樹雖有幾分蒼老,但樹冠老而不衰,仍不失婀娜的風韻,成為大安寺一處人文景觀。 柳樹原產于中國,是我國人工栽培最早、分布范圍最廣的鄉(xiāng)土樹種之一。在北方,柳樹隨處可見。村旁、路口、溝渠邊,即使是野地,也不乏它們的身影。 柳樹是北方發(fā)芽最早的樹種,每當春回大地,萬物還在沉睡之中,春寒寂寂之時,它最先透出一抹綠色,為人們報春。柳樹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它不講究土地的瘠薄肥瘦,隨遇而安。種子隨柳絮飄舞落地生根,不論洼地,還是磚縫抑或瓦壟間都會有小柳樹的身影,就連從樹上砍下來的柳椽栽下照樣成活。柳樹品種極多,形態(tài)各樣。大安寺這株二百歲古柳就是北方常見的旱柳,它樹身高大,樹干挺直,如松如楊,而枝葉卻柔密濃厚。 千山的古樹種類繁多,以松、柏、杉這些四季常青的樹種居多,而寺廟庭前院后種植的樹種也與寧靜空寂的氣氛相和諧。追溯起這些旱柳的由來,不由想起了《增廣賢文》中的一句話,“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如果時間往上追溯200年,還處于清代嘉慶時期,是誰種下的旱柳呢?雖然目前已不可考證了,但卻為先民造林種樹提供了例證。自古以來柳樹在民間就有著辟邪的作用,北魏農學家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記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柳樹生命力頑強,先民們多把柳樹當作驅邪的吉祥之樹。 歲月的煙嵐?jié)撾[在這些古樹的年輪里,接通著遠古和將來。凝望著古柳滿目滄桑的身軀和依然茂盛的枝葉,這些百年間與大安寺相生相伴的柳樹,在經風沐雨的歲月里有著怎樣的故事?是“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的美景,還是“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的愁緒,或是“碧湖湖上柳陰陰,人影澄波浸,常記年時歡花飲”的情誼,都將一代代地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