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31日是世界巡護員日,向所有堅守一線的巡護員們,致敬!
家門口的秦嶺
打小生活在關中平原的我,站在家門前向南總能望到山巒起伏,峰嶺交錯,綿延千里直至與天際相融,好似一幅中國山水畫——那便是秦嶺。從記事起就覺得秦嶺充滿了神秘感,仿佛是地球上一片神秘之地,蘊含著無盡的生命與故事。此刻,命運的驅使下我也踏上了這片土地。
01 象牙塔外青山路
我所學的是生態(tài)學專業(yè),求學期間跟隨導師做過一些關于昆蟲多樣性項目,和自然山水接觸的比較多,出差采樣也去過一些自然保護區(qū),其中不乏獨立帶隊以及獨自前往的經歷,自認為積累了一些野外經驗,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畢業(yè)后,懷揣著對自然的熱愛和莫大的緣分來到了長青保護區(qū)。當時心中在想,能不能干出一點成績不好說,但憑借著以往經驗好歹能應對在林區(qū)的工作吧。
初到保護區(qū)
2024年7月底,我們幾個年輕人被分配到茅坪管護站,距今已近一年,想來也是完整地歷證了茅坪的四季更迭,參與了自然教育、日常動態(tài)監(jiān)測、防火宣傳、大熊貓調查、螞蟻森林巡護等工作,認清了現(xiàn)實和想象有著巨大的差距,保護區(qū)工作的復雜性、任務的艱巨性,與單純的做科研項目完全不是一回事,我恍然知悉實驗室的玻璃罩碎了,眼前是活生生的秦嶺?。〉軕c幸,遇到對我們關懷備至的前輩們和志同道合的同事們,讓我在這近一年里沒有蹉跎時光,經歷了很多,學到了很多,算是邁入了一名合格的林區(qū)巡護員的門檻。
02 秦嶺棘荊巡護途
巡護工作與我原本所想、學校經歷的在山間溪流漫步,享受大自然的天然氧吧,偶遇可愛的野生動物等大相徑庭。體驗過了才知道,腳下的山路崎嶇難行且漫長,倘若踩著濕滑的石頭過河,沒經驗就會大摔一跤,身體便與石頭、水流來一個親密接觸。
越過河溝
有些小溝,木頭搭成的簡易橋梁便成了必經之地,讓人切實體會到了過獨木橋的提心吊膽;特別是夏天,雜草叢生,原有的一點踩踏痕跡也無影無蹤了,有些路段還布滿了生著小刺的藤蔓植物,拽著褲腿不讓走。
山間的獨木橋
竹林也是一大挑戰(zhàn)。密密麻麻的竹子就像一道道天然的屏障,相互交錯,枝葉縱橫,將本就非路的路遮得嚴嚴實實,算得上是對這片領地的絕對統(tǒng)治,我們只能佝僂著身子前進。
盡管如此,前輩們把我們保護得太好了,抬頭看永遠是他們在前披荊斬棘的身影,而我們,踩在他們的腳印上,心中便無比的踏實。
竹林穿行
2024年10月,滿心歡喜踏上了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監(jiān)測樣線,期待與大熊貓來一次林間邂逅。但考慮到路途遙遠,我們又剛來,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最終被安排去了距離較近的路線。
貓調傳統(tǒng),一大早干了碗米飯,帶著備好的干糧便出發(fā)了??僧斦嬲ど涎沧o之路,才驚覺現(xiàn)實如同一記重錘,時間仿佛被拉長到沒有盡頭,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考驗。
山林地形復雜。一會兒是陡峭的山坡,讓人手腳并用,每走幾十米,不爭氣的我都累得氣喘吁吁,拔腿都費勁,雙腳好似灌了鉛般沉重;衣衫早已濕透,混著臉上的泥土,好似敷了一層天然的“洗面奶”;一會兒又是荊棘遍布的灌叢和竹林,稍不留意就會劃破手臉,再被汗水一浸,別是一番滋味。我一遍遍問著同行的叔還有多遠。
巡護監(jiān)測途中
身體的極度疲憊,讓放棄的念頭一次次在腦海中閃過,要不就折返吧,這苦實在是吃不了了??墒乔懊娴牟苁逡恢苯o我蹚著路,還時不時回頭看看我,關心著我。
“絕對不能放棄”,我默想?!妒勘粨簟防镉芯湓挘骸皠e以為我來七連沒幾天,我就長不出七連的骨頭?!蹦强涛倚闹械溃骸皠e以為我來長青沒幾天,我就長不出長青的骨頭?!?/strong>
幾番掙扎和堅持下來,終是站上山頭,望向守護著的山林,這時心底才涌起一股遲來的使命感。我清楚,一路前行登頂根本談不上是守護青山這般偉大的使命,而是前輩們前行的身影。尤記得下山的我,腿已經不聽使喚了,時不時走著走著就會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半坡。
之后的巡護路上,有意無意聽前輩們講起保護區(qū)從初創(chuàng)到走向規(guī)范化管理的那段歲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每月都要經歷長達數(shù)十公里的保護區(qū)邊界線巡護。我想,腳步丈量土地,大抵是屬于他們那代人的獨特注腳吧!
03 林澤密語象形書
巡護不僅僅是簡單的走過就行,動物經過、取食留下的痕跡都需要我們去了解、認識和及時記錄,通過糞便了解其取食結構、健康狀況;通過臥跡、拱跡曉得其對棲息環(huán)境的偏好;布設的紅外相機獲取的獨立有效的影像資料可以成為研究物種的節(jié)律、種群密度,以及制定相關管護措施和科學研究的重要依據(jù)。
我想大家可能會與我有同樣的疑問,不管是動植物本身,還是動物痕跡,該如何識別?保護區(qū)里的植物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那些陌生的葉子形狀、花朵特征,對我來說就像天書一般難以解讀。動物糞便更是讓我頭疼不已,不同動物的糞便在顏色、形狀、質地等方面都有著細微差別,僅憑我自己,根本無法準確判斷出是何種動物留下的,更別提通過它們去了解動物的取食結構和健康狀況了。
野豬的拱痕和漿坑
慶幸的是,前輩們簡直是行走的百科全書。我也曾好奇,沒有經過系統(tǒng)培訓的他們是如何掌握這些知識的?一次次的交流和學習才得知,那是在歲月長河中沉淀下來的野外經驗,是深深扎根保護區(qū)一線數(shù)十年巡護實踐的積累。起初剛踏上巡護路,我的念頭是只管悶頭往前,趕緊走到目的地,很少去注意沿路的痕跡和植物。而每每都是李叔喊我,利陽看這個:
“勺雞臥過,注意看上層的土比較新鮮且干燥,旁邊有一坨尿跡,應該剛走不久?!?/p>
“這是豹貓的糞便,咱們野外可能帶不了很多專業(yè)工具,可以利用手中的砍刀作為參照物拍下照片,回去再測量尺寸大小。”
“這糞便應該有三四天了,拍完照用砍刀撥開糞便外層,發(fā)現(xiàn)里面有未消化的毛發(fā),說明它近幾天可能有過食腐經歷。一般新鮮糞便表面濕滑、有光澤……”盡管沒有遇到野生大熊貓,但當李叔指著落葉叢中那堆翡翠色的糞便時,我的心跳陡然加速,沒想到第一次見到熊貓糞便也使我開心不已。
記錄大熊貓糞便
早就聽說過大熊貓的糞便有一股竹子的清香,隨即打算撿起來聞聞,李叔及時制止了我,接著借助砍刀將其掰開觀察斷面發(fā)現(xiàn),未分解的竹纖維中混有其他物質,告訴我這個大熊貓可能有食腐情況,不要用手。我才知道原來大熊貓有時也吃肉,接著腦補,估計是捕不到動物,遇到腐肉來打打牙祭了。原來細節(jié)才是觀察這些痕跡的關鍵點,沒想到平時生活大大咧咧的李叔在工作上如此細微。
植物辨識,趙叔教我們一個特有的辦法——記土名。土名是當?shù)鼐用裨陂L期的生活實踐中對植物形成的特定稱呼,承載著地域文化和傳統(tǒng)知識,同時土名包含著當?shù)卮迕衽c植物之間的歷史淵源和文化聯(lián)系。比如救兵糧——火棘,植物中的螞蟥——山螞蟥……果真比起復雜的學名簡潔易懂、形象生動,更容易被記住,就這樣,每次巡護下來,也能記不少植物了。
跟隨前輩的腳步
紅外相機在保護區(qū)現(xiàn)階段野外獸類監(jiān)測研究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也是常用的重要監(jiān)測手段之一。袁明只比我早來一年,但常去野采昆蟲的經驗讓他在巡護路上相比同齡人老練許多。對昆蟲的興趣促使我們常在一起探討,似有談不盡的話題。
去年,我們同行去了螞蟻森林的11號相機位點。之前11號線他來過一次,但加上上次移位的緣故,到達目的地的我們怎么也找不到相機。這讓我有些焦慮,特別是在這茫茫山海里一時感到舉足無措,心想這樣算是白來了。袁明突然按住我說:“問題不大,我去上邊再找找,你在附近看看,不要走遠?!?/p>
大概20分鐘后尋找無果。我盯著眼前的落葉闊葉林,里面還夾雜著密密麻麻的方竹林,不由有些泄氣:“要不我們放棄吧,下次找其他人一起來。”袁明讓我們冷靜下來推測:首先相機得安裝在比較開闊的地帶,這兒夾雜著竹林顯然不是合適位置;其次是方位,相機一般不能直對斜坡,那樣視野太小;再者如若要在這個相對隱蔽的位置安裝相機會考慮做一些明顯的標記,我們根據(jù)這三點再仔細找找。果不出所料,我們在半坡發(fā)現(xiàn)有一棵樹皮上有劃痕的樹,樹旁斜向上有條不明顯的小坎,跳上去看到有踩踏的痕跡。沒錯,這應該就是上次移位做的標記了,前行大約20米,相機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
查看相機前出沒的獸類
如今,我已經在巡護員的崗位上工作一年,在前輩們的悉心指導下,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巡護員。日常工作中,前輩們依然會不斷地傳授經驗給我,教我如何更好地去與當?shù)鼐用駵贤?;當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迷茫時,他們會耐心鼓勵,講述自己曾經如何克服更大的挑戰(zhàn);不管是巡護路途還是站里的苦活累活,他們始終沖鋒在前。
傳承,是永遠不變的自然守護內核。承蒙前輩們教誨,我們將學著他們的樣子,成為他們,用心守護好這一方綠水青山,讓秦嶺大地無盡的生命故事延續(xù)下去。
最后,來茅坪還有最為美好的一件事,就是遇到了她。
供稿:周利陽
供圖:周利陽 王玉海
編輯:師杜娟
審核:郭明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