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像鶴、鷺、鸛等這樣的長腿鳥,其實就是對同一種鳥的不同稱呼。從技術上講,這當然不是事實。我們可以認真觀察這些長腿長腳的涉水鳥,它們有著各種各樣的形狀、大小、標記和顏色,很明顯它們并不完全相同,實際上它們代表許多不同的物種。但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多密切?多年來這個問題引發(fā)了相當多的爭論,有時爭論甚至相當激烈。隨著科學家們開發(fā)出更好的工具和方法來研究生物之間的關系,他們發(fā)現這些涉禽自然地分成了一些非常不同的群體。
白琵鷺和蒼鷺 / 劉建國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如何對鳥類進行分類的總體框架沒有太大變化,你可能已經在高中生物課上學習過。鳥綱由許多個不同的目組成。每個目包含一個或多個科。在每個科中可能有一個或多個屬,每個屬又包括一個或多個物種。有時還會使用一些中間類別,例如亞科和亞屬。對于鳥類基本分類,了解目、科、屬和種就足夠了。
雖然分類框架沒有太大變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tǒng)內各種鳥類的分類方式卻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所有長腿涉禽曾一度被歸為同一目類。而現在它們分散在四個不同的目,而且沒有一個目與其他目特別接近。
對鳥類和其他動物的現代分類和科學名稱體系可以追溯到1758年,當時卡羅盧斯·林奈出版了他的《自然系統(tǒng)》第十版。林奈是一位杰出的創(chuàng)新者,但在那個時候,科學家們除了純粹的表面相似性外,并沒有很好的方法來判斷物種之間是否有親緣關系。因此,林奈將火烈鳥、琵鷺、鹮、鷺、鸛和鶴歸為同一目也就不足為奇了。事實上,這一被稱之為“高腳目”的目中,還包括鷸、鸻、蠣鷸、秧雞甚至鴕鳥。顯然,長腿實際上是加入這一群體所需的唯一資格。
回顧林奈如何將一些鳥類歸為他最初的分類名單是很有趣的。伯勞是一種食肉性鳴禽,但當時卻與貓頭鷹、鷹和隼在同一目。鴨子、海雀、??、信天翁、海鷗和企鵝都共享同一個目類。在林奈的高腳目中,鹮與一些長喙的鷸屬物種被歸為一類。鶴不僅包括在這個序列中,它們甚至與大藍鷺屬于同一個屬,現在看來這無疑十分古怪。
當時,結構相似性被視為親緣關系的標志。早在人們探索趨同進化的概念之前,這一概念就已經存在了,即不相關的物種可以對特定的棲息地或生活方式進行同樣的適應。我們現在知道,像喙形和腿長這樣的特征很容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進化,當然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某些食物來源或進食行為,而不相關的鳥類最終可能會進化出相似的形狀。事實上,正如我們所了解到的,類似的事情在涉水鳥類中已經發(fā)生過很多次。雖然在一個類別中,喙的形狀可能會相對有點一致,但腿的長度實際上對于分類并沒有任何借鑒意義。
草鷺 / 劉建國
1886年,美國鳥類學家聯合會(AOU)發(fā)布了第一份鳥類分類清單,科學家們開始更加嚴格地審視所有這些群體之間的關系。例如,他們把火烈鳥單獨分為一目。這并不奇怪;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火烈鳥,會發(fā)現它們是非常奇怪的鳥類,這并不僅僅是因為它們異常艷麗的顏色。他們用超長、纖細的雙腿在淺水處涉水,降低脖子,將頭部倒置在水中。它們稍微張開嘴,用肉質的舌頭將水從縫隙中抽進來,下顎上的梳狀結構過濾出水中的食物:非常細小的甲殼類動物、昆蟲、軟體動物、藻類和其他浮游生物?;鹆银B有時與鷺或鸛在同一水域覓食,但它們以更小的獵物為食。
它們獨特的食譜意味著火烈鳥可以在極咸的湖中大量繁殖,而湖中幾乎沒有其他鳥類。一些火烈鳥繁殖地最多可容納50萬對火烈鳥,每對火烈鳥在一個看起來像凸起的泥錐的巢中照料僅有的一只蛋。科學家們對火烈鳥的分類困惑了許多年;最近的分子學證據表明,它們可能與??關系最為密切,盡管它們看起來與這種矮胖、短翅的潛水鳥類截然不同??梢娡獗砜赡苁球_人的!
美洲紅鸛(火烈鳥)
攝影: Bonnie Burgess
第一份AOU清單也將鶴與鷺、鹮和鸛分開分類。鶴可能看起來像鷺,但它們是雜食動物,以各種植物和小動物為食,而鷺幾乎完全是食肉動物。許多鶴的叫聲像是嘹亮的號角,而鷺的叫聲卻十分刺耳。鶴通常在地面上筑巢,而大多數鷺則在樹上或高大的沼澤植被上筑巢。鷺通常聚集在一起筑巢,但隨后分散成單獨的個體覓食,而鶴通常分散成孤立的成對筑巢,但聚集在一起覓食。鶴仍然與秧雞和其他一些科屬在同一個目(包括秧鶴),但不包括其他涉禽。這些鳥類首先是根據其內部細節(jié)(包括骨骼結構)從鷺和其他鳥類中分離出來的,最近的遺傳學研究證實了這一判斷。
鉗嘴鸛 / 劉建國
直到最近,鸛、鷺、鹮和琵鷺仍然在同一個目中。但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的分子學研究一再表明,鸛類更為獨特,2010年,AOU正式將它們單獨劃分為一個目。世界上19種鸛都有巨大的喙。它們中的許多通過觸摸在淺水中覓食,當它們在水面下感覺到獵物時,嘴會微微張開。另一些可能在干燥的開闊地捕食小動物,它們還可能與禿鷲一起捕食腐肉。和禿鷲一樣,與大多數其他長腿涉禽不同,鸛可以用寬大的翅膀翱翔數小時。
三色鷺和白鹮
攝影: Brian Rivera Jr
在所有這些重新分類之后,鹮和琵鷺仍然與鷺在相同的目中。30種鹮都有著彎曲的喙。它們大多在淺水中涉水覓食,在底部的淤泥中探索。六種琵鷺在水中來回掃著它們的匙形喙,尋找獵物。盡管它們的嘴形狀和進食行為不同,但它們的其他習性往往相似。
白琵鷺 / 劉建國
目前最大的科是鷺科、包括蒼鷺、白鷺和鳽,全世界共有近70種。它們是在水邊最常見的大型長腿鳥類,各地的人們都很熟悉它們,盡管很多人都叫它們鶴。在這個家族中,有些亞群體也似乎很不相同。例如,鳽(包括麻鳽屬中的的大型物種,美洲麻鳽,以及葦鳽屬中的小型物種,姬葦鳽)是孤獨的沼澤居民,叫聲獨特。還有夜鷺,通常在夜間其他鷺類棲息時最活躍。
但是當談到蒼鷺和白鷺的區(qū)別時,這時候的確可以說它們是對同一種鳥的不同稱呼。在分類上它們沒有任何區(qū)別。通過看一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這一點。大白鷺與大藍鷺的親緣關系比與其他名字中有“白鷺”的鳥類更為密切。雪鷺和棕頸鷺與小藍鷺和三色鷺屬于同一個屬,而牛背鷺則單獨歸入一個屬。黃喉巖鷺是小白鷺的近親。
灰鶴 / 劉建國
然而歸根結底,鳥類的稱謂很重要嗎?有時候是的。但如果有人欣賞一只大藍鷺的美麗,進而想到要保護它和它的棲息地,那么即便他們稱它為“鶴”,我覺得也沒有什么要緊,欣賞和關心更為重要。但是對于那些想要了解更多鳥類知識的人來說,了解這些沿著水邊行走的、外形和習性各不相同的鳥類到底有哪些不同是很有趣的。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