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呂宋果
中文其他名稱:
拉丁名:Strychnos ignatii P. J. Bergius
分類學概念出處:Strychnos ignatii Berg. in Mat. Med. 1: 146. 1778
異名:
木質藤本,長達20米。莖粗,栗色或灰色;小枝常變態(tài)成為腋生螺旋狀單曲鉤,鉤長3-7厘米,上部粗厚;枝條圓柱形,有明顯的皮孔;除花序梗、花梗、花萼外面及花冠管內壁下部被短柔毛外,其余均無毛。葉片紙質至近革質,卵形、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6- 17厘米,寬3.5-7厘米,頂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至圓,兩面有光澤;基出脈3-5條,緊靠邊2條脈纖細,有時為離基3出脈,橫出網(wǎng)脈明顯;葉柄長7-10毫米,粗壯。三歧聚傘花序腋生,長2.5-3厘米,著花10-20朵;花5數(shù),芳香,長約1.7厘米;花萼裂片卵形,長約1毫米;花冠淡黃色,長15-17毫米,外面有時具乳頭狀凸起,花冠管遠長于花冠裂片,花冠裂片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4-5毫米,頂端稍厚;雄蕊著生于花冠管喉部,花絲極短,花藥長圓形,長1.2-1.8毫米,頂端具長尖,基部淺2裂;雌蕊長1.5厘米,子房卵形,長1毫米,花柱伸長,長1.4厘米,柱頭頭狀。漿果圓球狀,直徑4-10厘米,成熟時橙黃色,果皮脆殼質,內有種子1-15顆;種子扁卵形,長2-2.5厘米,寬1.5-1.8厘米,被灰白色絹毛;胚乳肉質;胚直;子葉葉狀?;ㄆ?-6月,果期7月至翌年1月。
國內分布:廣東、海南、廣西、云南
國外分布: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
生境:生海拔400-800米石灰?guī)r山地疏林下或山坡灌木叢中
版權聲明: 1.依據(jù)《服務條款》,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wǎng)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wǎng)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lián)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wǎng)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wǎng)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jù)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