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機靈的鶯:巨嘴與堪察加
兩種機靈的鶯:巨嘴與堪察加
谷國強
2025年5月18日,晴。
今年春季候鳥觀察期即將結束,今天7時30分就去了候鳥觀測站。滿山溝都是此起彼伏的鳥鳴聲,但都是喜鵲、紅嘴藍鵲、白頭鵯、大山雀等留鳥,山斑鳩也發(fā)出了“咕咕”的求偶聲,唯獨沒有候鳥的鳴唱。
▲一大早最早迎接我的是紅嘴藍鵲和山斑鳩
坐下不久,第一只候鳥出現,它是一只堪察加柳鶯,這種柳鶯原名是“極北柳鶯堪察加亞種”,近幾年才得知它被劃入獨立的種。堪察加柳鶯與極北柳鶯和淡腳柳鶯挺相似,好在認識日久,不必細看也可以鑒別。
▲堪察加柳鶯是今天最早現身的候鳥
與此同時聽到了褐柳鶯那單調的“噠噠”聲。近日已經見過幾回,因而沒太介意。終于看到一只褐色的鶯出現了,本以為是褐柳鶯,但當鏡頭對準它時才發(fā)現是巨嘴柳鶯。褐柳鶯與巨嘴柳鶯同時出現不奇怪,幾乎每年都會在同一天觀察到它們。
▲兩只巨嘴柳鶯
這只巨嘴柳鶯太活潑了,不時出現在前后左右,尤其是在前方時,背景一片嫩綠,十分好看,而出現在左側時,又距離很近,可以細致觀賞。但后來發(fā)現,它出現的如此頻繁,原來是至少兩只。因為有時它們會同時出現在前方和右側。
▲希望不久后能夠看到三寶鳥寶寶
今年在這條山溝里繁殖的鳥兒挺多,除了那些留鳥外,管理員告訴我,前年在此繁殖的三寶鳥又來了。只是它們太狡猾,只要發(fā)現水邊任何一處有人,都不會出來,而當他回到屋里時便會看到它或者到水邊沐浴、飲水,或者貼著水面飛過。
▲落在鷹桿上的灰背鶇
今天來的另一種候鳥是一只灰背鶇,從羽色上看是一只尚未完全成熟的雄鳥。它一來就飛落在前方的“鷹桿”上。所謂鷹桿是一棵不太粗的刺槐樹,那年水大,它被淹沒在水中,枯死了,后來發(fā)現每年秋季遷徙期日本松雀鷹和雀鷹來時都喜歡落在上面,因而為其命名“鷹桿”。前些年鷹桿根部腐爛倒下了,我將根部處理一下就地栽了起來,竟然又堅持了下來。
▲觀測站常見的三種歌鴝
今天聽到了幾聲歌鴝的鳴叫,但始終在遠處的灌木叢中。在觀測站最多見的是紅喉歌鴝、紅尾歌鴝和藍歌鴝。但上個候鳥遷徙期它們就一種也沒來,這個候鳥遷徙期又沒見到蹤影。尤其是藍歌鴝沒來令我有些耿耿于懷,因為觀測站這樣的環(huán)境最適合它們。
▲白喉磯鶇(上雄下雌)
前幾天去勞動公園看紅嘴藍鵲繁殖,一位拍鳥的朋友特別叮囑,他最喜歡卻沒有拍攝到過的是白喉磯鶇,如果發(fā)現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他,我答應了,但這個候鳥遷徙期大種群候鳥都沒來,能夠發(fā)現白喉磯鶇這樣的小鳥種的幾率更是微乎其微。
▲麻雀很少來觀測站,今天麻雀竟然來了
去年秋季候鳥遷徙期至今,候鳥斷崖式銳減,令許多觀鳥和拍鳥的朋友深感憂慮,許多朋友問我原因,我也在問相關單位和相鄰地區(qū)的觀鳥朋友,都沒有準確的答案。今天還與一起觀鳥的朋友說起,特別懷念2008年和2010年,那兩年無論是春季還是秋季,候鳥真多。遺憾的是保護了這么多年,捕鳥的幾乎絕跡,鳥兒卻越來越少。其實真正對鳥兒產生絕對影響的是環(huán)境的改變。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