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山
黃山
在彰武的沙地上,人和樹都蘊含著一種堅韌。長在這里的樟子松,根系能長達10余米;生在這里的人,代代傳承綠色的夢想。迎難而上、矢志不渝、集智攻關、甘于奉獻的彰武治沙精神猶如一面旗幟,引領彰武人前赴后繼,與風沙抗爭。
面對困難上不上?彰武第一個農民造林互助組組長王殿臣本可以回到老家衣食無憂,可他卻選擇帶領杏山村百姓植樹造林,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一起建設新家園;原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長劉斌本可以在義縣安然做縣長,可他毅然舉家來到彰武,在沙地中辛勞30余年,從無到有打下固沙研究所的根基;北甸子村原黨支部書記董福財本可以隨村搬遷,但他帶領村民栽樹治沙,推翻家鄉(xiāng)“不適宜生存”的論斷;原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長宋曉東本可以放棄對松沫蟬的研究,可他十數年如一日,終于破解了樟子松人工林群團枯死的謎題。
回望初心改不改?劉家村原黨支部書記侯貴從與林場合作造林,到自發(fā)自費育苗造林,18年造林2400余畝,栽樹26萬余株,70歲還在規(guī)劃,用5年時間科學升級防風固沙林,讓綠意長留彰武;章古臺林場護林員李東魁一人一馬守護8500畝樟子松林,連續(xù)31年無森林火災和重大涉林案件,保證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董福財組織村民沙上修路,建起肉牛、肉羊養(yǎng)殖示范區(qū),北甸子村2021年人均純收入達16794元,較2000年增長近14倍,讓全村人都過上好日子。
不會治沙怎么辦?劉斌帶領團隊從灌木開始,大漠尋種,反復試驗,終于總結出“以灌木固沙為主、人工沙障為輔,前擋后拉,順風推進,分批治理”的綜合治沙方法,被譽為中國三大治沙法之一;沙地造林成活率低,研究團隊集思廣益,從呼倫貝爾沙地引種樟子松,樟子松沙荒造林技術于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樟子松也走出彰武,成為我國半干旱地區(qū)的重要治沙樹種。
開拓事業(yè)盡力否?劉斌在沙地中辛勞30余年,帶領團隊獲得多項重要科研成果卻不愿留名,孫子劉樹新、曾孫女劉瑩至今仍奮戰(zhàn)在防沙治沙、護林宣教一線,四代傳承不忘前輩開拓之辛勞;董福財臨終前,仍關心著栽樹的事兒,兒子董偉接過接力棒,成為一名護林員,義務守護家鄉(xiāng)來之不易的綠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彰武70年治沙路,飽含著無數人的酸楚、期盼和欣喜,取得舉世矚目的治沙成績,涌現一系列感人至深的典型事跡。如今,彰武沒有止步不前,而是創(chuàng)新嘗試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彰武定能給全國、給世界更多驚喜。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