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捕撈洱海螺貝,被查處!
近日,受持續(xù)高溫天氣影響,洱海水位下降,部分淺灘裸露,原本生活在淺水區(qū)的環(huán)棱螺、無齒蚌等洱海本地螺貝類底棲動物暴露在公眾視野中。部分市民游客出于好奇或娛樂,隨手撿拾這些底棲動物,甚至將其作為“野味”售賣或食用。然而,這一行為不僅威脅洱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更可能觸碰法律紅線!
以案說法
4月16日,大理市洱海流域管護中心執(zhí)法人員在巡查中,現場查獲當事人姚某孔在大理市滿江街道洱海核心保護區(qū)內非法捕撈螺貝。執(zhí)法人員依據《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規(guī)定,對其依法處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法律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六條明確規(guī)定:任何組織和個人有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義務。禁止違法獵捕、運輸、交易野生動物,禁止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第四十二條明確規(guī)定:生態(tài)保護核心區(qū)涉及自然保護區(qū)的范圍內禁止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等活動。
科普課堂
洱海作為云南高原湖泊的典型代表,底棲動物是洱海水體凈化的“無名英雄”,在物質和能量循環(huán)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們通過攝食藻類、有機碎屑等,有效降低水體富營養(yǎng)化,維持水質清潔。一旦底棲動物數量銳減,洱海將面臨水質惡化、水生植被退化等連鎖反應,最終威脅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來自洱海底棲動物的自訴
一起來認識它們
↓↓↓
環(huán)棱螺
我被俗稱為石螺、螺螄,我的大小就像一個食指,表面有清晰可見的環(huán)棱紋。我的貝殼呈圓錐形,螺層面近于平直,殼口卵圓形,口緣薄利,上端角狀。我屬于田螺科、環(huán)棱螺屬,通過刮食水生植物葉片上附著的顆粒和藻類,起到控藻和保護水生植物的作用。相關鏈接:洱海物語 | 洱海的“好朋友”——環(huán)梭螺
河蜆(xiǎn)
我的身體呈圓底三角形,殼高與殼長相近,殼常呈棕黃色、黃綠色或黑褐色。我的殼面有粗糙的環(huán)肋,看上去像是經過了大自然的精心雕刻。我是蜆科、蜆屬中的一員,擁有堅硬的外殼和內在的韌性,獨特的過濾器官讓我能夠濾食藻類和有機碎屑。這樣的生活方式不僅讓我茁壯成長,還讓我可以抑制藻類繁殖、提升水體透明度,因此,我的存在對維護水質、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相關鏈接:洱海物語 | 洱海的“好朋友”——河蜆
無齒蚌
我屬于蚌科、無齒蚌屬,雖然身材小小的,但我可是洱海里最大的軟體動物哦!我的貝殼長可達190毫米,薄薄的質地讓我容易破碎;外形呈稍有角突的卵圓形,可以說是我獨特的“身份證”。我是一種濾食性生物,主要以藻類和有機碎屑為食。但別小看我,我有著神奇的過濾系統(tǒng),能夠抑制藻類繁殖、提升水體透明度。相關鏈接:洱海物語 | 洱海的“好朋友”——背角無齒蚌
調查顯示,洱海底棲動物種群規(guī)模小,自我恢復效率低下,本地大型軟體底棲動物種群退化,濾食性底棲動物比較缺乏,亟需加強對洱海本地螺貝類底棲動物保護。非法捕撈和食用將進一步加速其滅絕!在此,我們呼吁廣大市民游客:不撿拾、不購買、不食用洱海本地螺貝類,發(fā)現違法行為立即舉報!
非法捕撈:撥打市洱海管理局舉報電話(2476243)。
售賣洱海本地螺貝:聯系市農業(yè)農村局(2122998)或市場監(jiān)管局(0872-12315)。
清理福壽螺: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危害極大,發(fā)現后請通知保潔人員及時處理。福壽螺作為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當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廣州管圓線蟲的福壽螺后,可能會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相關鏈接:洱海物語 | 關于福壽螺,你知道多少?
洱海的清澈,離不開每一只底棲動物的默默奉獻,更離不開每一位市民游客的自覺守護。讓我們從拒食一口螺、舉報一次違法做起,將保護洱海融入日常習慣,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tài),拒絕舌尖上的破壞,共筑洱海萬古清波!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fā)布的原創(chuàng)作品,版權歸發(fā)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fā)布的轉載作品,由發(fā)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無商業(yè)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guī)定刪除侵權作品。 |